标签: 新闻热点
来源《前进》杂志2022年第4期 2022-05-23 549次
隰吉高速:呼北国家高速公路山西隰县至吉县段工程是山西路桥集团在全省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高速公路PPP 项目,是《山西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重点任务项目,也是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项目。
省委书记林武在全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推进会上提出:“把建设数智化管理平台,作为未来两年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在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山西路桥集团作为全省交通行业的主力军和山西交控集团的重要子集团,科学把握“流程管控、数智支撑”的核心要义,聚焦“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权限上、权限建在平台上、平台建在数据上”,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和战略目标,通过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系统实施、高效运行,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赋能全国一流企业建设。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山西路桥集团党委深入推进对标一流管理行动,坚持以制度优化升级推动管理提质增效,瞄准建立“具有国企特质、富于路桥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方向,坚持横向覆盖、纵向贯通原则,统筹推动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夯基垒台。
精益管理,玉汝于成。2018年,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管理提升,全面梳理制度清单,进行“立、改、废、释”,重点优化完善资金支付、成本管控、合同管理等制度流程,基本建立起覆盖全面、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2019年,坚持市场取向,对标一流企业,出台经营开发、工程管理、资产经营、招标采购等一系列纲领性指导意见,“二次经营”“三集中管理”“班组化建设”“智能化施工”“固废资源化利用”等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制度、模式、经验,在全省公路建设领域率先推广。2020年,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抓变革性重塑,建立风险矩阵和内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279项,优化核心流程85项,形成严密细实的管理脉络,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1年,强化党委领导作用,深化公司治理水平,出台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董事会授权经理层事项清单和董事会建设、外部董事管理、章程管理、战略规划管理、董事会职权落实等一系列制度方案,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和配套议事规则及清单,制度体系升级至4.0版,同步实施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
通过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流程优化和权限管控,山西路桥集团实现了管理的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和革命性重塑,为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信息化建设是山西路桥集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迈向全国一流企业的关键行动。基于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和交通行业的深刻变革,结合企业自身积厚成势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运营一体化经营、协同化发展”的独特模式,研究出台《山西路桥“十四五”数字化规划》,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谋划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规划》紧扣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通知》精神,按照“三个加快”要求,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实施“1241”工程,实现业务上系统、管理全覆盖;围绕2个核心目标,实现投资、建设、施工、运营项目一网通管,业务与工程、资产、招采等业务系统数据一键共享;强化4个关键支撑,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分析、风险防控、产业创新、价值创造能力整体跃升;搭建1个数字底座,依托业务、数据、能力“三大中台”,推动形成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山西路桥模式”。
战略引领,规划先行,山西路桥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愈加明晰,以流程管控、数智支撑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山西路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深度契合省委书记林武提出的“五个上”指示要求,协同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化建设,同步实现管理的加强和效率的提升。
高效建成“数字一体化”平台。将信息化内嵌到企业管理之中,建立起涵盖“人、财、物”三大管理要素,联通“投资、建设、施工、运营”全业务链条,上线运行人力资源、财务、资产、成本、招采、合同、安全、质量、协同办公、督查督办等28个管理系统,共同集成制度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界面统一的“山西路桥数字一体化平台”。平台覆盖集团全级次企业67户、在建工程项目278个、岗位员工13277名,实现了组织全覆盖、人员全覆盖、项目全覆盖。
有力促进“业财一体化”融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业务和核心数据,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因管理幅度大、业务范围广、项目类型多造成的数据集成度低、系统兼容性差、成本控制率低、项目执行力差等企业通病和痛点。通过建设信息基础平台、主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打通了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完成了工程、成本、资产、招采、劳务等关键业务与财务数据融合。以占建安费约2/3的原材料管理为例,一体化数据链服务管理链,审批周期缩减了50%,计量、结算、支付准确性大幅提升。
深度实施“成本一体化”管控。精细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初衷,也是提质增效的关键。成本管理系统上线以来,科学嵌入标准清单、企业定额,通过清单收入、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三算智能对比,实现前期成本测算、过程合同结算、成本归集核算的全过程管控,有力提升项目成本控制和价值创造水平。同时,全面开展电子招标和集中采购,在全省交通领域率先搭建起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应采尽采、阳光作业,集采比重达到61.68%,总节支率达到4.5%。
有益探索“财资税银一体化”模式。统筹推进财务、资金、税务管理和银企直连系统建设,在业务上覆盖了财务核算、全面预算、应收应付、税务计缴等交互职能,在业态上应用到投资建设、基建施工、产业链上下游和新业务等多个板块,实现了“资本集中运作、资金集中管控、会计集中核算、预算集中调控、税务风险集中防范”的管控目标。同时深化产融结合路径,通过“山西路桥数字债权转让凭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创了供应链应收应付账款融资新模式。
全面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集团一把手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领导班子深入建设项目和施工一线进行调研,了解项目需求,解决管理痛点,在建设施工一体化管理系统全面上线的基础上,深度开发应用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进度管控、智能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等业务系统,项目管理水平整体跃升。一是农民工实名制实现全覆盖。劳务实名制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互通,农民工工资与企业人员薪资同步发放,有效根治欠薪问题。二是工程物料实现全过程监管。智能物料管理系统应用到集团所有在建项目,出入库数据实时监测,有效解决“跑冒滴漏”的行业顽疾。三是机械设备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产值进度实现全天候测算。项目产值实时掌握,年度产值计划分解到季、月、旬、日,线上实时监测、及时纠偏,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五是质量平台实现全轨迹对接。与智能物料管理平台同步对接,原材料进场前置“车车检”,材料质量源头把控,原材料初检执行率100%、抽检合格率98%,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6.3%,全面提升品质工程建设水平。六是管理平台实现全责任链条压实。建立全省交通领域首个“平安交通”安全管理平台,有力支撑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在建59座隧道、382座桥梁、286处高边坡工程进行安全监督视频报告,所属12家基建施工企业全部通过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评价,3个施工项目部荣获“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班组”;平台入选交通运输部“平安交通”创新典型案例,荣获全国第十八届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建设施工一体化管理系统有效融合了企业成熟管理经验和行业典型管理模式,较好解决了行业领域的管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并藉此向全省交通领域输出数智化产品,有力推动行业建设施工管理水平的整体进步。2021年,山西路桥集团以信息化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高标准建成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和国省干线公路644公里,高品质推进隰吉、离隰、吕梁209国道等一批省重点公路项目,高起点实施数字化交通、交通苗木培育、再生资源利用、高速公路光伏发电等一批新兴产业;新增1块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山西公路资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我省唯一拥有2块特级资质企业;荣获3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1项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奖、3项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汾水杯”奖,产值突破300亿元,市场开发额突破400亿元,资产总额突破1100亿元,企业规模实力跨越式攀升。
山西路桥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32字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一体化经营、协同化发展”优势,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步伐,在交通强省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争先进位、创建标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杨志贵:山西交控集团副总经理、山西路桥集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