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讲堂
来源第一机械 2024-06-19 155次
“内卷”,一个并不新鲜却在近两年各个行业出现最多的词汇,也成为工程机械圈子不少朋友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从产品到技术,从成本到价格,从用户端融资信贷到24小时贴身服务,从国内到海外,无时无刻不在内卷。每个卷在其中的行业参与者,都认为内卷是被逼的,并非自己的主动选择,时间长了,似乎也已麻木,不再那么痛恨内卷。
内卷不仅会影响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更会降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的是会让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工程机械品牌网》1月15日曾经刊文《为工程机械内卷找寻突破之路》(https://mp.weixin.qq.com/s/IXK6ICWA3cCuT6HM8jx3Uw)在业内引发反响。
6月14日-16日,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在14日的开幕致辞中做了《中国汽车向何处去》的主题演讲。
面对汽车市场出现的卷成本、卷技术、卷资金、卷用户、卷关系、卷舆论六个怪相,贾可认为如果这样的内卷延续下去,没有等智能化真正开花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的结果可能将导致市场实现一种令人难堪的规模集中。
小编编了贾可谈到的“内卷”六个怪相:
1.卷成本
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前两年新冠疫情期间,芯片短缺,有车企就用消费级、工规级芯片来代替车规级芯片。很多安全件也是如此。现在,这样的风气有没有愈演愈烈?我想问问在座的汽车公司,你们的充电桩让第三方安装一个,到底给多少钱?但是就是有这样的公司,敢用行业几乎只有一半的价钱来给用户安装充电桩,那么那些电源、电缆、接线盒、接地线,那些辅料会是什么样的材料?
2.卷技术
哄骗伙伴,抄袭技术。不能否认有些车企在垂直整合上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但是同样不能否认,有些车企在供应商辛辛苦苦做好方案开源技术后,就一脚把供应商踢开,然后自己垂直整合。这样垂直整合的产品,有不少虽然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如供应商,但是对于这样的厂家来说,能用就行。当然,这种车企知道海外管得严,供应海外的汽车,还要用原供。
3.卷资金
拖欠货款,代币伺候。你如果不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供应商,供货后,到底多长时间才能拿到钱?开票之后3个月之后拿到的不是钱,甚至也不是承兑汇票,而是企业内部的代币。你想要早点拿到钱,对不起,请再打个折扣。供应商已经被要求不断降价,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4.卷用户
平息事端,连蒙带哄。毫无疑问,整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上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提升,但是有些车企因为卷价格、卷成本、卷技术,必然导致产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果是一般问题,那就对用户推诿,如果着火,那就迅速反应,一方面赔一辆比原车价格高一些比如贵出三成的同品牌新车,一方面要求用户签署着火责任不在厂家的合同。
5.卷关系
上下腾挪,左右逢源。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这本来无可厚非,适可而止,都是正常。但是,某些车企为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拿到最多最全的各类资源,用尽了各种“外交”手段,某些院士、某些专家、某些官员不仅是这类企业的座上宾,更是自己的传声筒,所以这种企业好事最容易遇到,坏事也最容易化解。
6.卷舆论
混淆视听,水军盛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这样的企业精心培育了强大的水军,他们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凡是好事,都跟这样的企业沾边,凡是坏事,都是别人的企业所为。但凡有谁敢说出一点这样企业的真相,那必然被水军围攻。他们虽然无法提出条理清晰的论点,只要打着爱国旗号,却可以不停发泄情绪,质疑别人的动机,颠倒黑白,夸大其词,说啥都是对的。
以上就是贾可谈到的中国汽车产业内卷的6种表现,或者说6种怪现象。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过一浪,也是举世无双,这种现象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
贾可认为,广大中国车企渴望执法严格、公平竞争,如果这样“卷”就会被遏制住;如果不能遏制,那么同行就不得不跟随。有人说我们不卷价格,我们卷技术、卷价值。我理解,他们说的是比技术,比价值,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如果不能在法治经济、公平竞争的框架下,那么卷技术、卷价值,到最后一定会演变成上面6种内卷情况,这就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种灾难表现在3个层面:
1.产品方面,外表光鲜,可靠性差,残值率低。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某些现象级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一代比一代低,质量一代比一代差。这种不以效率提升为基础,而是简单地简配或牺牲安全、质量、性能进行的降价,怎么看都是耍流氓。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是新质生产力,但是目前这种内卷导致新质生产力有变味的可能。
2.服务方面,体系面临崩盘,用户服务堪忧。
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卷成本卷价格卷质量,再卷两年,整个服务体系就要崩盘。新车价格战严重侵蚀了经销商应有的盈利,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况依然艰难。一台车卖了不挣钱,就不可能给用户提供服务。现在很多经销商都已经不长跑了,都改短跑了。无论经销商倒闭,还是主机厂倒闭,都对于现有的用户是巨大的不负责任。汽车,毕竟不是玩具,要求安全至上。
3.生态方面,全价值链亏损,全行业亚健康。
业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对税收、就业及上下游产业将带来不良影响。虽然强势内卷车企或者说卷王还有利润,但是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纯电动车企业,更是感到扭亏无望。上下游都不赚钱,中国汽车产业就将是恶性循环。曾庆洪最近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表示,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打价格战,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让利可以,但让本就有问题,不可持续。
贾可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到了最好的时候,但是内卷也让我们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不能失去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我们不能浪费汽车产业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健康竞争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已经取得的电动汽车成果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受人尊重。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号召,提出中国汽车我们应该“强”,而不是“卷”。我们应该“强产品”“强质量”“强服务”“强价值”“强品牌”,尤其重要的是“强法治”“强公平”。